8月份,越来越多的低度白酒上市。
8月18日,古井贡酒(000596.SZ)推出新品“古井贡酒·年份原浆轻度古20”,酒精度26度,容量分别为375ml和100ml,这是古井贡酒近年推出的首款低度白酒新品。
8月26日中午,五粮液集团29°五粮液·一见倾心上市,歌手邓紫棋为该产品的全球代言人。
8月30日,舍得酒业(600702.SH)将推出首款低度酒高风味型老酒“舍得自在”,该产品度数为29度。
水井坊方面则表示,针对25-30岁的年轻消费者,在特定区域推出38度以下产品。
泸州老窖此前宣布28度国窖1573研发成功,将适时投放市场,同时推进16度、6度产品测试。
酒鬼酒也透露,已启动33度、28度、21度、18度低度产品的准备工作。
展开剩余73%可以看到,推出低度酒的白酒企业多是浓香型的,很少见到酱香酒企的身影。
这也让人想起一位行业大佬月初的观点。
在8月2日、仁怀召开的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贵州省白酒企业商会会长、贵州钓鱼台国宾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丁远怀表示,“我非常反对中国白酒的过度‘低度化’。”丁远怀表示,白酒是传统产品,过度追求低度(如低于42度)是错误的。他认为,酒精度过低会影响产品稳定性(类比长时间存放的水会变质),并可能最终伤害整个产业。
丁会长的观点并非仅代表自己,也代表一部分酒企和高度酒爱好者。在他们的认知中,低度=低端”的认知短期内难以改变,可能稀释主品牌价值,甚至损害高端形象,也可能削弱传统酱酒深厚的酿造文化和品饮仪式,导致文化“断代”。
这种认知的背后是酱香型白酒的高端稀缺性,也制约着他们的年轻化步伐。酱香酒的核心价值在于历史稀缺性与高端商务属性,消费场景以政商宴请、收藏投资为主,目标客群集中于35岁以上高净值人群。主品牌需维护“严肃权威”形象,直接启用流量明星易引发核心客群对品牌调性质疑。
从品牌代言人态度上,也能看出酱香型酒企业确实不如浓香型白酒企业转变快,这一点,本号昨日文章《从大叔到小鲜肉,白酒代言人策略向威士忌、饮料看齐》也有间接提到。
酱香酒的“厚重感”不只是体现在文化上,也体现在体验感和成本上。
酱香型白酒中酯类物质相对更加丰富,降度后也很难保持其原有风格,尤其在酱香型白酒风味中,重在吡嗪、呋喃等芳香物质,这类物质经过稀释,风味不适性显著。浓香型白酒,即使降到酒精度为38度左右,基本还能保持浓香型白酒原酒的风格。
单粮浓香降度改造成本低,且优质原酒产出稳定;多粮和酱香为弥补风味损失需叠加高成本工艺,边际效益递减。
数据来源:雪球行业分析及酒企技术报告
20多年前,白酒行业也出现低度酒热潮,但酱酒企业很少出现低于40度以上的产品。伴随着2016年后“酱香热”的兴起,53度的酱酒备受欢迎,也带动其他香型产品纷纷“推高度数”,52度、53度产品再度成为市场主流。
现在,低度酒重新成为潮流,是行业退潮压力所致,也是消费大势所趋,更是周期轮回。
坚守传统本色,无可厚非;顺势而变,更是主动进取。从这一点上,无论观点对错,静待市场验证。
低端等于低度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
撰文:湾酒观察研究员
发布于:广东省弘益配资,炒股配资服务,配资平台查询首推加杠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