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据多家外媒爆料,马斯克已经下令解散特斯拉 Dojo 超级计算机团队。
团队负责人 Peter Bannon 即将离职,约 20 名核心成员已跳槽到 Density AI(该公司由 Dojo、特斯拉前任员工创建),剩余成员被重新分配至特斯拉其他项目。
消息有些突然:多年来 Dojo 一直是马斯克心心念念的梦想。它被认为是特斯拉 AI 雄心的基石。
在 2024 年 7 月,特斯拉还表示要「加倍投入」Dojo。一年不到,Dojo 整个队伍都散了——真眼见他高楼起,眼见他高楼塌。
为马斯克梦想买单
马斯克发推解释了为何如此决定:特斯拉搞两款差异很大的 AI 芯片,完全没什么道理。AI5 等AI 推理芯片才是特斯拉应该投入的方向。
昔日的「小甜甜」,变成了今日的「牛夫人」。
在去年第四季度的股东简报中,特斯拉已经不再提及 Dojo,而是另一个超级计算机 Cortex。
对 Dojo 内部而言,或许早已清楚被解散的命运。他们为马斯克的梦想「买单」。
Dojo 这一 AI 超算项目,要从 2021 年说起:当年在首个 AI Day 上,马斯克正式对外公布了 Dojo 项目。
Dojo 最初的目标是为特斯拉全自动驾驶(FSD)系统以及 Optimus 人形机器人,提供自主可控的训练算力支持。
作为马斯克主抓的「一把手工程」,Dojo 项目承载着马斯克在人工智能战略上的雄心。
按照马斯克的构想,特斯拉并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制造商,也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
通过模仿人类的感知能力,特斯拉希望使用先进的神经网络来实现自动驾驶。
昔日小甜甜
Dojo 的推理芯片
Dojo 由数千个称为节点的较小计算机组成。每个节点都有自己的 CPU(中央处理器)和 GPU(图形处理单元)。
Dojo 起初依赖 NVIDIA 为其提供算力,但它并不想过于依赖外部算力供应商,尤其是 NVIDIA 芯片价格昂贵。此外,特斯拉还希望做出更好的芯片,增加带宽、减少延迟。
因此,马斯克决定自己开发特斯拉的专有 D1 芯片,这些芯片针对 AI 工作负载进行了优化。
据特斯拉透露,D1 拥有 500 亿个晶体管,芯片面积高达 645 平方毫米。也就是说,D1 可能非常强大、高效,能够快速处理复杂的任务。
为了能同时进行计算和数据传输,特斯拉定制了 ISA(指令集架构),完全针对机器学习进行了优化。
为了实现更高的带宽和更强的算力,特斯拉人工智能团队将 25 块 D1 芯片融合成计算模块 ( tile ) 。每个模块可提供 9 千万亿次浮点运算能力 ( petaflops ) 和每秒 36 太字节的带宽,并集成了供电、散热和数据传输所需的全套硬件。
6 个这样的模块组成一个机架 ( rack ) ,2 个机架构成一个机柜 ( cabinet ) 。10 个机柜最终组成一个 ExaPOD 超级计算集群。
为了解决信息流瓶颈问题,特斯拉还研发新一代 D2 芯片。D2 芯片并非连接单个芯片,而是将整个 Dojo 芯片集成到一块硅晶圆上。
Dojo 项目一度被视为特斯拉自动驾驶的「算力心脏」,甚至可能向外部开放,提供 AI 训练服务,进军高性能计算(HPC)与云计算市场。
现在好了:特斯拉再次将计算需求集中在英伟达等外部芯片提供商。
为何解散 Dojo 团队?
特斯拉股价在报道后继续盘后下跌。彭 · 博 · 社认为特斯拉 AI 计划受挫。
这次的决定可能有多个内外原因。
成本与回报不成比例
Dojo 项目的研发投入巨大,但与预期存在差距。相比之下,造不如买:直接采购 NVIDIA H100、AMD MI300 等成熟 GPU 方案,能够更快获得可用算力,且与现有 AI 框架兼容性更高。
市场与技术生态变化
AI 大模型浪潮推动 GPU 市场快速发展,外部芯片的性能提升速度远超预期,这使得 Dojo 的「性能差距」优势逐渐缩小甚至消失。
马斯克战略重心调整
近期马斯克在多个场合强调,特斯拉将拓展人工智能战略的「朋友圈」,更多依赖外部合作伙伴,包括 NVIDIA、AMD 和三星。这意味着特斯拉可能不再坚持「芯片全栈自研」的路线,而是将资源集中在数据与算法层面。
人才流失
今年以来,特斯拉面临着核心人才的流失,先是 Optimus 工程主管 Milan Kovac 和软件工程副总裁 David Lau 已于今年早些时候离职,随后是马斯克长期密友 Omead Afshar 也突然离职。
马斯克无惧争议
业内对于 Dojo 的解散,评价不一。
支持者认为这是提升投资回报率的务实之举。
但批评者认为,马斯克早放弃了可能改变 AI 计算格局的机会,让特斯拉失去了在芯片自主化上的长期战略优势。
从 SpaceX、特斯拉电动车、Starlink 等项目, 马斯克以激进和快速试错著称。他推动的项目无不折射出「高风险 + 高成本 + 高迭代」研发风格,
比如,SpaceX 多次火箭发射实验失败。
而 Dojo 的起落,正是这一文化的一个投影。
对特斯拉而言,这一转变或许意味着放弃某种「芯片自主权」,但也可能让其在更核心的 FSD 软件和数据算法领域获得更快突破。
未来几年,特斯拉能否在自动驾驶商业化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将成为衡量这一决策成败的重要标准。
同时,Dojo 团队的解散,提醒所有企业要持续审视自己在全球 AI 生态中的定位,并不断做出调整。
弘益配资,炒股配资服务,配资平台查询首推加杠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