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战意外送日本福利:中国蔬菜转卖后,日本菜价降销量涨了
最近跟做进出口生意的老张聊天,他拍着大腿直感慨:“这关税战啊,有时候就像往湖里扔石头——溅起来的水花,未必都砸在自己脚面上。”他说的这事儿,跟咱中国蔬菜最近在日本市场的“逆袭”有关。
先给大伙儿说组实在数据:日本总务省2024年7月发布的《小卖零售物价统计》里明明白白写着,7月日本新鲜蔬菜平均价格较去年同期降了7.2%,其中大蒜价格跌幅达18%;更离谱的是,日本全国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JA全农)的数据显示,7月中国输日蔬菜销量同比暴增120%,不少超市的货架都得加急补货。
这事儿咋就跟特朗普扯上关系?还得从三年前那波关税战说起。2022年美国对中国输美农产品加征25%关税,咱们的白菜、大蒜、生姜这些原本主攻美国市场的蔬菜,突然成了“烫手山芋”——出口商算过账,加上关税成本,卖到美国的价钱比在当地批发还高,谁还乐意折腾?
那这些菜总不能烂在地里吧?出口商们一合计,掉头就奔了日本。要说日本市场可不是随便能进的,人家对农产品品控严得很,农药残留、大小规格都有硬指标。可咱中国的蔬菜种植户早练出来了——山东的大蒜个大饱满,河南的黄瓜脆嫩无筋,这些年为了满足国际市场,种植标准早和国际接轨。就说青岛平度的蒜农老李,他家的蒜在地里就被挑拣分级,装盒的时候连蒜皮上的泥都擦得干干净净,“日本客户要的是‘看着新鲜、吃着放心’,咱就得把功夫下在看不见的地方。”
日本老百姓最先尝到甜头。东京江户川区的家庭主妇美代子跟我视频时举着刚买的蒜:“以前买一头蒜要150日元(约7块5),现在超市促销才99日元(约4块9),我跟邻居们都说,这中国蒜比本地蒜还实在!”更绝的是杭州产的小青菜,原本在日本只能当配菜卖,现在因为价格便宜、叶子新鲜,直接挤走了部分本土菠菜的市场份额。
不过有人要问了:“日本自己种蔬菜不行吗?”还真有点不行。日本地少人多,农业人口老龄化严重,全国蔬菜自给率也就38%(日本农林水产省2023年数据),剩下的全靠进口。以前主要靠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可这几年国际物流成本涨得厉害,再加上美国自己搞贸易保护,日本进口蔬菜的缺口就这么被中国填上了。
说到底,这事儿里最妙的不是“谁占了便宜”,而是市场这只手的力量——关税壁垒挡得住一时,挡不住供需关系的自然流动。就像老张说的:“咱们的菜又不是非得吊死在美国这棵树上,换个地方照样香。”
现在再看这场关税战,倒像是给中国农产品出口“敲了记警钟”:市场多元化不是口号,得提前布局;品质过关不是要求,是生存的本事。日本老百姓买得开心,中国菜农卖得踏实,这算不算“无心插柳柳成荫”?
最后想问问大伙儿:要是你家附近的超市突然多了批便宜又新鲜的中国蔬菜,你是囤两斤还是赶紧告诉邻居?
内容调用资料信息网站名称:日本总务省官网、日本全国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JA全农)2024年7月报告、日本农林水产省《2023年农业白皮书》、中国海关总署2024年上半年农产品出口统计数据。
弘益配资,炒股配资服务,配资平台查询首推加杠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